被抢人的手机如何定罪,主要取决于抢夺行为是否伴随着暴力或胁迫手段,以及手机的价值大小和其他可能的影响量刑的情节。
抢夺罪
定义: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乘人不备,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
量刑标准:
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携带凶器抢夺:携带凶器抢夺的,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抢劫罪
定义:抢劫罪是指以暴力、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。
量刑标准:
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:
入户抢劫
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
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
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
抢劫致人重伤、死亡
冒充军警人员抢劫
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、救灾、救济物资
具体案例:
在某个案件中,W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采取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财物,被鉴定两部手机价值约1500元。检察机关认为W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,并向法院提起公诉,建议判处W某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,罚金五千元。
建议:
如果被抢手机价值较大且伴随暴力或胁迫手段,应认定为抢劫罪。
如果被抢手机价值较大但没有伴随暴力或胁迫手段,应认定为抢夺罪。
具体量刑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。
以上信息基于相关法律和案例,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。如果有更多具体细节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咨询,请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