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诈骗是指通过手机渠道以各种方式诈取手机用户钱财的行为,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:
设置中奖陷阱:
诈骗者以中奖为诱饵,让受害者先支付邮费、手续费或个人所得税到一个银行账户,收到钱后便消失。
发布虚假彩票信息:
诈骗者通过手机短信群发虚假的彩票中奖信息,诱骗受害者支付额外费用来领取奖品。
窃取银行卡信息:
诈骗者假冒银行或银联名义发送短信,称受害者银行卡有消费或信息泄露,诱骗其拨打指定电话进行核查,过程中窃取银行卡号、账号或密码等信息。
贩货诈骗:
诈骗者发送虚假信息,如低价出售走私汽车、代办证件等,诱骗受害者汇款。
骗取高额话费:
通过发送短信称受害者朋友点播歌曲或需要付费服务,诱骗其回电话或进行其他操作以产生高额话费。
冒充熟人或公检法:
诈骗者通过电话冒充熟人或公检法工作人员,以紧急情况或威胁手段进行诈骗。
网络购物诈骗:
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,诱骗受害者下单后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,或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实施诈骗。
远程操控制造恐惧感:
利用屏幕共享等技术,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是正规操作,进一步增加信任度,然后进行资金盗刷。
伪造成功信息转移注意力:
发送虚假的“成功取消”消息,让受害者放松警惕,延迟发现资金被盗。
账户资金异常变动:
骗子窃取受害者网银登录账号和密码,制造资金流出假象,再通过电话诈骗或快捷支付操作盗取资金。
这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防不胜防。建议用户提高警惕,不轻信陌生来电或短信中的中奖、优惠等信息,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,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并联系银行或相关机构进行核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