销售二手手机或翻新机
学校手机店常常以低价销售二手智能手机或翻新机,这些手机可能性能较差,但价格诱人,容易吸引学生购买。
虚假活动诱导
通过新店开业、免费抽奖、预存话费送手机等活动,诱导学生进店并签署协议。这些活动往往存在隐藏条款和违约金,学生一旦签字,可能会面临经济损失。
绑定服务或套餐
诱导学生购买高价套餐或绑定长期服务,这些服务可能并不实用或费用过高,学生可能因为缺乏经验而掉入陷阱。
分期付款陷阱
与金融机构合作,推广分期付款购买手机,但实际上可能要求学生办理昂贵的信用卡,并支付高额手续费。
维修服务欺诈
在手机出现问题时,提供不合理的维修服务,如高昂的维修费用、拖延维修时间,甚至将手机寄往外地维修,最终导致学生支付更多费用。
个人信息泄露
在购买手机或参与活动过程中,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、学生证等个人信息,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不正当用途,如债务催收等。
虚假宣传
通过夸大宣传手段,如宣称免费赠送高价值礼品、低门槛中奖等,吸引学生进店,然后逐步引导其购买高价商品或服务。
建议
仔细了解产品信息:在购买手机或参与活动前,务必仔细了解产品信息,包括手机型号、配置、价格等。
阅读并理解协议条款:在签署任何协议前,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条款,特别是关于费用、服务期限、违约责任等内容。
谨慎参与免费活动:对于所谓的免费活动,保持警惕,避免因小失大。
保护个人信息:不要轻易提供个人敏感信息,如身份证、学生证等,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选择正规渠道购买:尽量通过官方渠道或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手机,避免在不知名的店铺购买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避免掉入学校手机店的陷阱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